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第二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股票配资股票户网,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区腹地。为应对这一战略威胁,蒋介石紧急调遣国民党军精锐部队回防,其中整编第10师和整编第11师奉命驰援平汉铁路沿线,在河南漯河地区完成集结。此时驻守漯河周边的解放军仅有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总兵力约2.3万人,甚至不及国民党军一个整编师的规模。面对兵力、装备均占优势的敌军,纵队司令员杨勇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的战术,先避开敌军锐气,待其疲惫时再寻找战机。
为确保主力部队获得充分休整时间,杨勇特意召见了20旅旅长吴忠。这位时年28岁的年轻将领是四川苍溪人,13岁就加入红军,经历过长征的洗礼,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接受任务时,吴忠信心十足地向杨勇保证:请司令员放心,我们20旅一定完成任务,保证把敌人拖瘦、拖死!这份自信源于20旅近期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先后在汝南、明港两地取得胜利,特别是在明港战斗中,他们成功突袭了国民党军重要的铁路补给枢纽,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使全旅的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剩余59%1948年1月初,第一纵队开始分兵行动。杨勇亲率一旅、二旅主力北上至项城以北休整,吴忠则带领20旅主力南下豫皖交界的包信集、赵集一带展开活动,意图吸引国民党军整编11师的注意力。然而部队抵达包信集后,指挥层对下一步行动产生了严重分歧。吴忠主张利用部队高昂的士气,先消灭当地反动武装再转移;副旅长李觉则持谨慎态度,他指出整编11师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师长胡琏深谙解放军战术,且该师机械化程度高,机动能力强,一旦被其咬住恐难脱身。政委刘振国支持李觉的意见,但经过整日争论,最终仍由吴忠拍板决定:在包信集寻找战机打一仗后再转移。
这个决定很快就被证明存在严重误判。整编11师凭借其强大的机动能力迅速逼近,1948年1月10日上午10时许,该师先头部队在包信集附近与20旅58团3营不期而遇。当时3营官兵正在构筑防御工事,突然遭遇敌军装甲侦察部队,营长立即组织火力阻击,但敌军坦克和装甲车很快形成包围态势。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揭开了包信集战斗的序幕,也预示着20旅即将面临建军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兵力对比上,国民党军整编11师总兵力达3万余人,装备美式火炮和坦克,而20旅仅有6000余人的战斗部队,双方实力悬殊可见一斑。
发布于: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